[Gemini][Golang] 打造一個用 Golang 開發的 LINE 檔案備份機器人到 Google Drive

image-20250829153659791

平常在使用 LINE 跟朋友.家人聊天的時候,總是會收到許多不同的檔案。比如說小孩的開學課表、旅行社的旅行資料、或是一些文件。這時候會擔心超過一定時間造成檔案的失效,就可以使用這一次要跟大家分享的功能。 「LINE Bot 檔案備份機器人」:這款功能強大的 LINE 機器人使用 Golang 開發,能自動將聊天室中的多媒體檔案備份到你的 Google Drive,還能聰明整理資料夾並提供簡單的查詢功能。這篇技術部落格將帶你認識這個機器人的核心功能,並一步步教你如何上部署它。

範例程式碼

https://github.com/kkdai/linebot-file

歡迎給 Star 與分享,如果覺得實用也歡迎參與貢獻添加一些新功能。

✨ 主要功能介紹

這個用 Golang 打造的 LINE 機器人提供了以下超實用的功能:

  • 多媒體檔案備份:支援將圖片、影片、音訊和一般檔案從 LINE 聊天備份到 Google Drive。
  • 聰明資料夾整理:自動在 Google Drive 建立一個 LINE Bot Uploads 資料夾,並以年月(YYYY-MM)為單位建立子資料夾,讓你的雲端硬碟乾淨整齊。
  • 安全帳號連結:採用 Google OAuth 2.0 授權,確保連線安全又可靠。
  • 快速查詢檔案:輸入 /recent_files 指令,就能快速查看最近上傳的 5 個檔案。
  • 靈活連線控制:隨時透過 /disconnect_drive 指令斷開 Google Drive 連線並撤銷授權。

LINE Bot 檔案備份到 Google Drive 的兩種上傳方式比較

這個用 Golang 寫成的 LINE 檔案備份機器人,讓使用者能輕鬆將聊天室中的檔案備份到 Google Drive。專案支援兩種上傳 Google Drive 的方式:Google Cloud Service AccountGoogle OAuth 2.0。以下是一張比較表格,詳細說明這兩種方式的運作方式、優點與缺點,幫助開發者選擇最適合的實作方式。

比較表格

項目 Google Cloud Service Account Google OAuth 2.0
運作方式 使用 Google Cloud 專案中的服務帳戶憑證(JSON 檔案),代表應用程式直接存取 Google Drive API,無需使用者手動授權。 使用者透過 OAuth 2.0 流程授權,允許機器人以使用者的身份存取其 Google Drive 帳戶。
設定複雜度 中等:需在 Google Cloud Console 建立服務帳戶、生成憑證,並分享特定 Google Drive 資料夾給服務帳戶。 較高:需設定 OAuth 同意畫面、建立 Web application 憑證,並處理回呼網址和權杖管理。
使用者體驗 無需使用者介入,檔案直接上傳到預設的 Google Drive 資料夾(通常由服務帳戶擁有或共享)。 使用者需手動點擊授權連結完成 OAuth 流程,授權後檔案上傳到使用者自己的 Google Drive。
權限控制 服務帳戶擁有固定的存取權限,需手動分享資料夾給服務帳戶,權限管理較集中。 使用者可控制授權範圍(如僅允許存取特定資料夾),並可隨時撤銷權限(/disconnect_drive)。
主要優點 - 自動化程度高,無需使用者手動授權。 - 適合集中管理檔案(例如企業場景)。 - 部署後幾乎無需使用者互動。 - 使用者擁有檔案完全控制權,符合個人化需求。 - 支援動態權限管理,安全性更高。 - 適合多使用者場景,每人備份到自己的 Google Drive。
主要缺點 - 檔案儲存在服務帳戶的 Google Drive 或共享資料夾,個人使用者可能無法直接管理。 - 需額外設定資料夾分享,增加初始配置複雜度。 - 不適合多使用者場景(除非為每個使用者設定獨立資料夾)。 - 使用者需完成 OAuth 授權流程,影響初始體驗。 - 需管理權杖更新(refresh token),程式碼較複雜。 - 部署時需處理回呼網址,增加設定步驟。
適合場景 企業或集中式應用,管理者希望統一管理所有備份檔案。 個人化應用,使用者希望檔案儲存在自己的 Google Drive 並保留完全控制權。
程式碼實作範例 (在這邊你可以貼上使用 Google Cloud Service Account 的 Golang 程式碼片段,例如初始化服務帳戶並上傳檔案的邏輯。) (在這邊你可以貼上使用 Google OAuth 2.0 的 Golang 程式碼片段,例如處理 OAuth 流程和上傳檔案的邏輯。)

兩種方式的詳細說明

Google Cloud Service Account

  • 運作原理:服務帳戶是 Google Cloud 提供的一種非人類帳戶,透過 JSON 憑證檔案進行身份驗證。你的 LINE 機器人使用服務帳戶的憑證直接呼叫 Google Drive API,將檔案上傳到指定的資料夾。這個資料夾可以是服務帳戶自己的 Google Drive,或是管理者分享給服務帳戶的資料夾。
  • 優點
    • 無需使用者介入,適合全自動化流程。
    • 適合企業場景,例如所有員工的 LINE 聊天檔案備份到公司統一管理的 Google Drive。
    • 程式碼相對簡單,只需初始化服務帳戶並設定 API 呼叫。
  • 缺點
    • 檔案儲存在服務帳戶的 Google Drive 或共享資料夾,使用者無法直接管理(除非透過共享權限)。
    • 每個使用者若需獨立資料夾,需額外程式邏輯來動態管理資料夾分享。
    • 初始設定需手動分享 Google Drive 資料夾給服務帳戶的電子郵件地址。

(你可以在這裡貼上服務帳戶的 Golang 程式碼,例如使用 google.golang.org/api/drive/v3 套件初始化服務帳戶並上傳檔案的片段。)

Google OAuth 2.0

  • 運作原理:使用者透過 LINE 機器人點擊 /connect_drive 指令,觸發 OAuth 2.0 授權流程,允許機器人存取其 Google Drive。機器人會取得存取權杖(access token)和更新權杖(refresh token),用以代表使用者上傳檔案到其個人 Google Drive。
  • 優點
    • 使用者擁有檔案的完全控制權,檔案直接儲存在自己的 Google Drive。
    • 支援動態權限管理,使用者可隨時撤銷授權(透過 /disconnect_drive)。
    • 適合個人化應用,特別是多使用者場景,每人備份到自己的 Google Drive。
  • 缺點
    • 使用者需手動完成 OAuth 授權流程,可能影響初始體驗。
    • 程式碼需處理權杖管理(例如更新過期的 access token),增加開發複雜度。
    • 部署時需設定回呼網址(redirect URI),並確保與 Cloud Run 的 URL 一致。

(你可以在這裡貼上 OAuth 的 Golang 程式碼,例如使用 golang.org/x/oauth2 套件處理授權流程和檔案上傳的片段。)

🚀 在 Google Cloud Platform 上部署

這個專案使用 Golang 開發,並已容器化(包含 Dockerfile),非常適合部署在 Google Cloud Run 上。Cloud Run 提供全代管的無伺服器環境,自動擴展超方便!以下是部署的完整步驟。

前置準備

開始之前,請確認你已經準備好:

  • 一個 Google Cloud 帳號。
  • 安裝並設定好 Google Cloud SDK(gcloud CLI)。
  • 一個 LINE Bot 頻道,並取得 Channel Secret 和 Channel Access Token。

部署步驟

1. 啟用必要 API

為了讓機器人正常運作,需要在 Google Cloud 專案中啟用以下服務:

  • Cloud Run API
  • Cloud Build API(用來自動建置容器映像檔)
  • Firestore API(用來儲存使用者授權資料)

在終端機執行以下指令快速啟用:

gcloud services enable run.googleapis.com cloudbuild.googleapis.com firestore.googleapis.com

2. 建立 Firestore 資料庫

  • 前往 Google Cloud Console 的 Firestore 頁面。
  • 選擇「原生模式(Native mode)」。
  • 挑選離你的使用者最近的地區,然後建立資料庫。

3. 取得 Google OAuth 憑證

這是讓機器人能存取 Google Drive 的關鍵步驟:

  • 前往 Google Cloud Console > APIs & Services > Credentials。 (Google Auth Platform)
  • 點擊 + CREATE CREDENTIALS,選擇 OAuth client ID

image-20250829161538979

  • 在 Application type 中選 Web application,並命名(例如「LINE Bot File Uploader」)。
  • 這一步先不要填寫 Authorized redirect URIs,等 Cloud Run 部署完成後再回來設定。

image-20250829161558554

  • 建立後,你會得到一組 Client IDClient Secret,請妥善保存,後面會用到。

成果展示

image-20250829162044191

  • 如果沒有認證過,會出現請認證的說明。
  • 點選網址認證 Google Drive 的上傳權限即可。
  • 如果不想使用,也可以使用 /disconnect_drive 來撤銷相關授權。

image-20250829161720900

  • 上傳檔案也很簡單,支援兩種格式。
    • 直接上傳圖片,會將圖片上傳到 google drvie 保存。
    • 透過 iOS / AOS 將 PDF 或是任何檔案格式,轉貼到對話視窗。也可以精準上傳到 Google Drive。檔案也可以超過 50MB
  • 要看檔案,就點選查詢最近檔案,就會開啟 Google Drive 網頁去查看檔案列表。

未來展望

這個用 Golang 開發的 LINE 檔案備份機器人開啟了許多有趣的應用場景:

  • 自動化檔案管理:讓你的 LINE 聊天檔案自動整理到 Google Drive,省時又省力。
  • 團隊協作:在群組聊天中快速備份和分享檔案,提升工作效率。
  • 個人化功能:根據需求擴充功能,例如自訂資料夾結構或檔案命名規則。
  • 數據分析:分析上傳檔案的類型和頻率,優化機器人功能或提供使用統計。

(如果你有其他 Golang 相關的程式碼片段,例如處理 Google Drive API 或 Firestore 的部分,可以在這裡貼上,進一步展示 Golang 在這個專案中的應用。)

這些應用不僅能提升個人和團隊的檔案管理體驗,還能為開發者帶來更多創意應用的靈感。快動手部署你的 LINE 檔案備份機器人,體驗 Golang 和雲端整合的便利吧!

[好書分享] 說出影響力 - 3分鐘說一個好故事,不說理也能服人

說出影響力(新編版)- 3分鐘說一個好故事,不說理也能服人
作者: 謝文憲  出版社:春光 
出版日期: 2015/12/22 語言:繁體中文 

買書推薦網址:

前言:

這是 2025 年第 6 本讀完的書。 這其實也是今年上過的一堂課程,謝文憲,憲哥的演講課程。我在上課之前,將這本書買來讀了一些,上課起來真的覺得吸收的更好。這一次演講課程也是一次公司給我們難有的體驗,因為聽說這個講師在業界的知名度相當的高。 課堂上對於大家的要求也很高,上課的成員其實大多數對外需要有演講的夥伴們,但是也都覺得收穫良多。

大綱

長篇大論,比不過一段3分鐘的故事,更能打動人心。
再多道理,勝不過分享人生經歷,更被聽者記憶。
透過說一段好故事,不僅能說服他人,還能引起共鳴、交到朋友。
雅虎媒體、富邦金控、台新金控、台哥大等公司都在學,一堂價值二十萬的說話課。

《商業周刊》、《蘋果日報》專欄作者 謝文憲
繼《行動的力量》之後傾囊相授

想要讓別人聽你的,先學會「說一個好故事」。
訣竅是:要打動別人,先感動你自己。

加州柏克萊大學十年觀察研究結果指出,
一場談話或簡報,一週後,人們只記得當中的5%,
這5%,是演說者或講者所提供的故事、例子和親身經歷。

三分鐘的好故事,勝過三十分鐘的長篇大論。
很會說話,不等於會說好故事。
口才好可以說服人,但別人不會真正記得你、信服你。
一則好故事、一段簡要的開場與結論,
分享自己所見、所得,讓人甘願被你影響,真心接受你的論點。

本書教你如何說一個讓人印象深刻、能起共鳴的故事。
即使沒有高職位、沒有雄厚背景,
平凡人物也能使人印象深刻、讓別人聽從你。

新版自序:始料未及的影響力

  • 重點
    • 成功的語言具有影響力,失敗的語言則容易被忽視。持續增強自身能力、相信內心意志,並把握每次公開表達的機會,能讓個人影響力超乎預期。
    • 建議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朝共同目標努力,並珍惜每一次上台或掌握麥克風的機會,展現自己的潛力。

前言

  • 重點
    • 口語表達是強化個人表現和影響力的重要工具,無論職位、地位或專業背景如何,都能透過簡報或演說展現價值。
    • 類比棒球選手:不論年薪高低,打中球後都要全力跑向一壘,證明價值。同樣地,口語表達需要努力和練習來實現影響力。
    • 沒有人天生具備口語魅力,無論天資如何,透過持續練習都能提升表達能力,成為「武林高手」,靠一張嘴影響他人。

第09章:觀察聽眾的肢體語言

  • 重點
    • 分析聽眾需求:成功的簡報需要事前做功課,敏銳觀察聽眾的心理和需求,針對性地呈現內容,增強口語表達的魅力和影響力。
    • 建立連結(Connection):演說如同「撒網」,透過與聽眾的互動建立連結,影響力取決於能「網住」多少人。
    • 實例分享:以股票投資為例,演講者透過具體數據(公司股票從30元漲到50元)與聽眾建立共鳴,吸引注意力並導入主題。

第10章:組織構思最好的內容

  • 重點
    • 簡報時間:職場中最常見的簡報長度是20分鐘,這是老闆或客戶能接受的最長時間,需精準傳達重點。
    • 破題與結尾
      • 破題如剪刀:開場需明確點出簡報目的,清楚說明「我要講什麼」與「不講什麼」,聚焦聽眾注意力。
      • 結尾如棒槌:結尾需強而有力,留下深刻印象,讓聽眾在離開時記住核心訊息。

第13章:三要六不要的開場白原則

  • 重點
    • 開場原則
      • 三要
        1. 前兩分鐘要與聽眾建立緊密連結。
        2. 第一句話使用金句,吸引注意力。
        3. 以故事開場,用金句收尾,增強記憶點。
      • 六不要(未完全列出,但可推測包括避免冗長、無趣或不相關的開場)。
    • 避免過度熱情:不需大聲喊「早安」等問候,應以自然音量與聽眾互動,避免因聽眾反應冷淡導致尷尬,破壞現場氣氛。

第14章:收尾一句話,勝過一堆話

  • 重點
    • 結尾需簡潔有力,促使聽眾採取行動。例如:
      • 明確要求行動(如「記得下訂單!」或指定時間完成)。
      • 提供選擇方案,讓聽眾有參與感。
      • 表達對聽眾行動的信心,激勵他們執行。
    • 一句話的結尾比冗長的總結更能打動聽眾,強化影響力。

第18章:恐懼也是你的好幫手

  • 重點
    • 管理緊張情緒:演講時若感到緊張,可透過簡單動作(如動動腳趾)分散注意力,緩解緊張感。
    • 緊張並非負面情緒,可視為激發表現的動力,幫助提升演說效果。

第19章:簡報不能過於冗長

  • 重點
    • 簡報的核心目的:不是傳遞所有資訊,而是聚焦於讓聽眾理解重點、產生認同並採取行動,與訓練課程不同。
    • 合作分工的理念
      • 相較於傳統「分工合作」,作者提倡「合作分工」,強調先建立團隊合作基礎,再進行分工,能發揮更大團隊實力。
      • 此方法適用於簡報準備與團隊協作,提升整體效果。

第24章:用職位發揮影響力

  • 重點
    • 資訊權的影響力:某些職位(如HR或編輯)因掌握獨特資訊(如講師費用、書籍成本)而具備權威,這些資訊賦予職位持有者影響力。
    • 善用職位帶來的資訊優勢,能讓下屬或相關人員更願意服從與配合。

推薦序:說出影響力,提昇競爭力

  • 重點
    • 書中提供完整的表達架構與心法,包括:
      • 「三點全露」:強調簡報內容的清晰與完整性(具體內容未在劃線中詳述)。
      • 「破題如剪刀,結尾如棒槌」:開場聚焦主題,結尾強烈震撼。
      • 不同簡報類型的差異與應用。
    • 核心心法:專心投入、分析聽眾、建立連結,以及構思與組織內容,這些技巧能提升簡報與演說的競爭力。

心得

印象很深刻的一句話:「如果要來一場三十分鐘的演講,我可以馬上上場:但是如果要來一場三分鐘的演講,我需要準備一個禮拜」。往往一場三分鐘的演講,要如何「說出你的影響力」讓每一個聽眾都能夠感同身受,並且在短時間中能獲得共鳴就變得更難。因為需要注意到以下幾件重要的事情:

  • 取得聽眾的注意力。
  • 鋪陳本場演講重點。
  • 總結重點,並且變成 takeaway 。

這一本書有許多在演講內容編排上的技巧,並且可以幫助你對於聽眾迅速取得好感。很推薦大家來看。

[n8n][Gemini] 如何用 Gemini 2.5 來抓取 YouTube 字幕並且變成 n8n 自動流程

image-20250812230800553

前言

抓取 YouTube 字幕一直是很痛苦的事情,除了我之前有寫過文章來分享相關方法外。後來都會發現 Google 會有各種限制:

  • LangChain API -> 直接檔。
  • Transcript API -> 一直被阻擋,需要花錢去弄 Resident IP 來弄。
  • YouTube Data API -> 需要 OAuth 流程,弄完只能抓自己的影片字幕。

後來最後發現 Gemini 2.5 模型支援抓取 YouTube URL 來分析(撒花!自己的服務就是不會阻擋啊~~)

image-20250808235727949

加入 n8n 流程來讓傳送訂閱最喜歡的影片摘要

幾件事情可以分享一下:

YouTube RSS Node

首先 https://www.youtube.com/feeds/videos.xml?channel_id= 這樣的網址就是一個頻道的 RSS 。這個可以當作 RSS Trigger Node

如何取得 YouTube Channel ID

image-20250809000847407

使用 YouTube Node - Get A Video ,放入影片或是 video ID 就可以看到 Channel ID 。

如何使用 “Gemini 2.5 YouTube 影片字幕總結“ 變成一個 Node

直接透過 HTTP Node

image-20250809001128186

其中 Header Auth 可以幫助你避免將密碼複製給其他人。其實可以右上角 “import cURL” 就可以直接放入。 參考:

curl "https://generativelanguage.googleapis.com/v1beta/models/gemini-2.5-flash:generateContent" \
    -H "x-goog-api-key: $GEMINI_API_KEY" \
    -H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X POST \
    -d '{
      "contents": [{
        "parts":[
            {"text": "Please summarize the video in 3 sentences."},
            {
              "file_data": {
                "file_ur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hE5-98ZeCg"
              }
            }
        ]
      }]
    }' 

成果

image-20250812230835729

[好書分享]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懂得花錢,是最好的投資——理想人生的9大財務思維
Die with Zero : Getting All You Can from Your Money and Your Life
作者: 比爾.柏金斯  
原文作者: Bill Perkins  
譯者: 吳琪仁  出版社:遠流出版 

買書推薦網址:

前言:

這是 2025 年第 5 本讀完的書。 今年讀書的節奏大多是一本看一下,馬上跳過去看另外一本。 最近陸陸續續開始把一些書籍讀完,接下來讀完書籍的速度也會更快了吧。

大綱

第1章:最佳化你的人生
核心觀念:人生財富的分配應以最大化「生命活力」為目標。每個人積攢財富的方式不同,但核心問題在於如何在有生之年最佳化資源分配,以活出最充實的人生。

重點:書中強調「死前讓財產歸零」是一個值得追求的目標,這種思維能改變人們對金錢的慣性,從單純累積財富轉向追求有意義的體驗,進而實現最佳人生。

第2章:投資自己的人生體驗
核心觀念:提早投資於人生體驗能帶來「記憶股息」(memory dividend),即長期的情感與心理回報。

重點:
越早開始投資人生體驗(如旅行、學習等),越能享受記憶股息的「長尾效益」,因為年輕時的投資能產生更長久的回憶與滿足感。
隨著年齡增長,記憶股息的累積時間縮短,因此應儘早行動,將資源轉化為有意義的體驗。

第3章:為什麼死的時候要什麼都不剩
核心觀念:死前財產歸零的理念旨在避免浪費生命活力,鼓勵在有能力享受時積極使用資源,而不是留到無法使用的時候。

重點:
案例分析(如伊莉莎白的故事)顯示,過度儲蓄可能導致未能在生前充分享受財富,留下遺憾。例如,伊莉莎白在85歲去世時仍留有13萬美元,這些錢未能在她有能力享受時使用。
若熱愛工作,應尋找在工作之餘花錢從事喜愛活動的方式,平衡工作與生活樂趣。
心理抗拒「財產歸零」可能源自恐懼或習慣,建議反思抗拒根源,以更開放的心態面對這一目標。
幽默但深刻的建議:若賺到1500萬美元仍繼續工作,可能需要被「提醒」重新評估人生優先級。

第6章:生活要平衡
核心觀念:金錢的時間價值與個人利率(personal interest rate)隨著年齡增長而上升,因此應在生命早期或中期使用財富,以獲得最大享受。

重點:
金錢的時間價值:50多歲時的10萬美元比80多歲時更有價值,因為年輕時有更多精力與機會享受。
50/30/20法則:建議將收入分配為50%必要花費(房租、生活用品等)、30%個人需求(旅遊、娛樂等)、20%儲蓄與償債,作為簡單有效的財務管理方法,特別適合難以控制花費的人。
時間有限的觀念:人們常忽略生命的有限性,誤以為有「無限」的時間。提醒自己生命有限,才能更珍惜當下,充分使用資源。

第7章:開始為你的人生設定時間表
核心觀念:人生由多個階段組成,每個階段的「你」都會「死亡」,無法回頭,因此應為每個階段設定明確的目標與時間表。

重點:
每個人生階段(如青少年、大學生、單身時期等)結束後,該階段的你即「死亡」,無法重來。這提醒人們應及時行動,抓住當下機會。
設定時間表有助於將資源(時間與金錢)分配到最適合的階段,避免後悔。


第9章:要大膽,但不要愚蠢
核心觀念:年輕時應勇於承擔風險,因為時間充裕,允許失敗與恢復。

重點:
年輕時的風險承受能力較高,因為有時間從錯誤中恢復。隨著年齡增長,風險容忍度降低,因此應在早期大膽嘗試,但避免魯莽。

心得

這一本書就像是書籍封面一樣,先透過分享給你為什麼不要把錢留到死,該如何將錢能夠「儘量」的花完。最後再來討論,花錢是為了要讓自己人生的每一刻都要能完美,得到最大的滿足感。不要只是因為金錢的因素,而不斷地壓抑自己的快樂。這是一本讓你開始面對死亡,並且認真面對自己的內心的一本書。 讓自己要真誠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不要因為想要將錢「存到老」而壓抑了自己整個人生的花費。

[Vibe Coding][Gemini CLI] 個人對 Vibe Coding 的一些感想

image-20250731145350802

»»» 想像力很重要 «««<

就像《葬送的芙莉蓮》裡的「尤貝爾」,產品開發時的「想像力」其實非常關鍵。這有點像「庖丁解牛」,你要能預想怎麼拆解問題,並且有效率地完成。Vibe Coding 就是這樣一個「已完成」的工具。(這比喻有點老派 XD)

舉個例子(這幾天應該會寫成文章),如果你想用 Agent 大軍來協助開發產品:

  • 不能只有一句話的需求。
  • 必須詳細描述你希望達成的功能(類似 PRD)。
  • 最好補充相關的背景知識,比如 Github App 或 Github Webhook,這樣可以省下好幾百塊的討論費用。

image-20250731145521001

個人對 Vibe Coding 的一些感想:

  • 一套好的開發流程和部署方式,能讓 Vibe Coding 發揮更大效益。這也是資深工程師和懂系統架構的人最明顯的差異。
  • 不要全然相信 AI,還是要扮演品質把關者的角色(無論你是老闆還是甲方)。
  • 資深工程師通常對 Vibe Coding 很樂觀,因為他們懂得檢查甚至修正 AI 的開發方式。

現在我的習慣是,開會前先讓 Vibe Coding 進 YOLO 模式跑一輪,再來檢查它做了什麼。其實用來開發 side-project,真的滿享受的!

[好書分享] 教練 - 價值兆元的管理課

教練 - 價值兆元的管理課,賈伯斯、佩吉、皮查不公開教練的高績效團隊心法
Trillion Dollar Coach : The Leadership Playbook of Silicon Valley’s Bill Campbell
作者: 艾力克.施密特  強納森.羅森柏格  亞倫.伊格爾  原文作者: Eric Schmidt  Jonathan Rosenberg  Alan Eagle  
譯者: 許恬寧  出版社:天下雜誌出版 

買書推薦網址:

前言:

這是 2025 年第 4 本讀完的書,今年讀完的書,真的有點少。不過這一本書還蠻有趣的,雖然不是 Bill Campbell 本人寫的團隊心法,反而是他過世後,由幾位作者找了許多矽谷的領導人訪談之後的一些心得整理,反而更加的珍貴。 讓人閱讀起來有許多相關的人物與背景,也更容易帶入相關的情境之中。

大綱

從球場到商場,超凡的高績效人士的身後,都有個教練。
即使是身經百戰的戰將,也有連自己都不知道的潛力;
面對沒有標準答案的選項,也需要指引,重新聚焦最重要的事!

從蘋果的庫克、Alphabet的漢尼斯與皮查,到臉書的祖克柏與桑德伯格,當今許多頂尖創業家、CEO、高階主管心中有疑惑時,他們都去問比爾.坎貝爾。

谷歌執行長皮查說︰「他總會適時協助我看清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事。」
YouTube執行長沃西基說︰「他能助人發揮潛能,促成團隊同心協力。」
矽谷創投之父杜爾說︰「比爾.坎貝爾是我見過最有智慧的人。」
蘋果執行長庫克說︰「他對蘋果的貢獻難以估算,也無可取代。每個人都可以向我們這個產業最偉大的教練學習。」

優秀的主管,必須先是優秀的教練;
一個人的職位愈高,他的成功就愈取決於能否幫助他人成功!

比爾從大學足球教練出身,四十三歲才進入矽谷。從帶球隊到教企業團隊,比爾都備受敬愛,因為他深諳每個人都希望被尊重、有價值的人性。他的教練之道不曾出現在任何官方文件,他也很少出現在主流媒體上。親密學徒施密特等人歷時超過兩年,採訪近百位業內頂尖人士,總結這位傳奇商業教父的管理智慧和領導哲學,闡釋建立信任、打造團隊、促進成長的32個管理黃金法則。

.不論個人發展或公司命運,都取決於人際關係的品質
.尋求最好的點子,若以達成共識為目標,只會導致團體迷思與較差決策
.每個人想要被喜愛、不想被背叛,激發正面的人性價值就會帶來正面的商業成果
.經理人的權威,來自部屬、同儕與長官的信任,而非權威式管理
.只指導願意受教的人,不必有教無類,不然你會很累

「教練就是跟你說你不想聽的話,要你看你不想看的事,最後讓你成就你想成就的關鍵人物」。每個人都可以從這本書學習如何教練自己和周圍的人變得更好。

這個世界面臨眾多挑戰,唯有靠團隊才能解決,而團隊都需要教練。在亟需領導力的時代,當今最有權力的CEO、創投家、創業者、高階主管們的共同教練,提供你突圍、成功的祕訣。

image-20250728143722873

image-20250728161440971

摘要聚焦於比爾·坎貝爾(Bill Campbell)的教練之道,涵蓋其領導哲學、社交能力、同理心、團隊管理及董事會運作等核心理念,強調信任、心理安全感及有效溝通的重要性。

1. 社交能力與人際連結

比爾強調建立人際關係是領導的基礎,鼓勵管理者主動與同事互動,關心他們的生活,並以真誠的問候建立連結。

  • 重要句子
    • 「試著培養這種人際關係對我來說並不容易,但我努力做到了。幸運的是,愈做就會愈覺得簡單。」
    • 「我曾試著記住大家的名字,在電梯裡碰到人的時候,我會試著開口和旁邊的同事聊聊,問候他們,問問他們最近如何?在忙什麼?」
    • 「善待身邊的人,是人生最有價值的投資。」
  • 比爾以簡單問候(如「家裡的人都好吗?」)拉近距離,先建立關係再處理工作,展現人性化領導風格。

2. 同理心與心理安全感

比爾的領導風格強調同理心,他以傾聽和觀察為基礎,提供適切建議,並創造讓團隊成員敢於表達的心理安全感。

  • 重要句子
    • 「比爾會傾聽與觀察。這是教練的能力,他能夠提供不一樣的觀點,帶你站在制高點看問題。」
    • 「在團隊中培養心理安全感,建立信任是關鍵。康乃爾大學曾在1999年研究中首次對心理安全感下了定義:『團隊成員一致認為可以在團隊中直言不諱,不必害怕會冒犯誰,那是一種團隊氣氛,讓人可以安心做自己。』」
    • 「信任是企業成功的基礎,但今日許多商業書已不再談論它……大家從比爾身上感受到最深刻的就是信任。」
  • 他鼓勵管理者以真誠回饋,承認問題並激勵團隊前進,確保成員感到被尊重和信任。

3. 解決問題與直面挑戰

比爾擅長找出並解決「房間裡的大象」,即那些被忽視的棘手問題,強調領導者應直面挑戰並優先處理。

  • 重要句子
    • 「找出大家避而不談的棘手問題,把它擺到所有人面前,然後優先解決,以免這些問題因辦公室政治繼續在公司裡悶燒,造成更大傷害。」
    • 「比爾會明確提出問題,強迫所有人都關注它,『不留任何空間給人搞辦公室政治』。」
    • 「只要有比爾在,房間裡永遠不會有大象。」
  • 他強調領導者應果斷承諾,專注於對團隊最好的選擇,並避免個人利益凌駕於團隊之上。

4. 有效溝通與積極聆聽

比爾推崇積極聆聽,強調專注傾聽、提問以釐清問題,並激發對方的效能感與歸屬感。

  • 重要句子
    • 「與人溝通時,首先要專注,把所有注意力放在聆聽對方說話;不要一邊聽,一邊想著自己接下來要講什麼。」
    • 「他從比爾那裡學到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注意力放在面前的人,仔細聆聽,接著才開始討論,要達到真正有效的溝通,專注、聆聽、對話,是有先後順序的。』」
  • 他以說故事的方式引導他人自行做出最佳決定,而非強行命令。

5. 團隊管理與人才培養

比爾認為優質團隊是成功的關鍵,管理者應提供資源、尊重與信任,幫助人才成長並釋放潛能。

  • 重要句子
    • 「人才是任何公司的成功基礎。管理者的主要工作,就是協助部屬以更有效的方式完成工作,並從過程中有所成長。」
    • 「比爾是團隊教練,他的職責是建立團隊、型塑團隊,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以及讓不合適的人離開不合適他的位置)。」
    • 「做任何事都需要團隊的齊心協力。」
  • 他強調管理者應視部屬如孩子,引導他們走上正確道路,並以慷慨和尊重的態度處理離職事宜。

6. 董事會與高績效人才管理

比爾建議董事會應由具備營運實務經驗的人組成,並強調管理高績效但難相處的人才需平衡其貢獻與團隊和諧。

  • 重要句子
    • 「比爾告訴科斯托洛,你要有其他能仰仗的經營者。比爾也明確指出什麼樣的人是不好的董事:『那種人大搖大擺走進來,想當全場最聰明的人,而且話很多。』」
    • 「如何管理公司裡那些高績效、但難以相處的團隊成員,是管理者最頭痛的問題之一。」
    • 「如果這些恃才傲物的人,不斷把自己的利益看得比團隊更重要,就算再有才華,也不可容忍。」

7. 展現真誠與完整的人格

比爾以真誠和人性化領導聞名,強調管理者應展現完整的自己,並以信任和鼓勵激發他人潛能。

  • 重要句子
    • 「比爾從來不會在工作中刻意去除他的人情味。他也把每個人都當成一個完整的人來看待,有專業的一面、私下的一面、家庭的一面、情緒的一面,是全部面向加起來的一個完整的人。」
    • 「教練就是跟你說你不想聽的話,要你看你不想看的問題,最後讓你成就你想成就的人。」
    • 「比爾總是能把勇氣傳遞給我,而我也總是會因此受到鼓舞。我從比爾身上學到一點:要做一個給予別人能量的人,而不是一直消耗別人能量的人。」

8. 領導者的角色與責任

比爾認為領導者的核心在於做事並帶來影響力,而非僅靠頭銜或個人成就。他強調管理者應以公司利益為先,並以身作則。

  • 重要句子
    • 「你以前做什麼不重要,你現在想什麼也不重要,重點是你每天做了什麼。」
    • 「頭銜使你成為管理者,部屬使你成為領導人。」
    • 「管理者的第一要務,就是確保自己帶領的人既幸福又成功。」

心得

當初會看到這本書,只是沒有想到一個足球教練出身的比爾,竟然能成為百大 CEO 們的團隊導師。

這一本書給我很大的啟發,主要是領導團隊的方面。裡面有許多部分給我很多新的想法:

  • 帶領團隊,從「人」開始:
    • 很多時候,會覺得是制度對了。團隊應該會往正確的方向走下去,但是看起來,團隊中的人還是最大的因素。
  • 找出團隊問題中的「屋裡的大象」:
    • 「屋裡的大象」就是團隊中很明顯的問題,但是往往大家會忽略他。或是以為不需要去處理它,

這些案例,還有我上面相關書籤的文字其實都給我蠻多的想法的。也讓我知道,團隊中的重要問題,可能需要在許多會議前去解決掉。也很推薦許多想要領導團隊的人一起來看這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