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gram崛起的內幕與代價-以及它如何改變了文化、商業、科技、媒體,與我們每一個人
(No Filter : The Inside Story of Instagram)
原文作者: Sarah Frier  
譯者: 余韋達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20/11/26 語言:

買書推薦網址:

前言:

這一本是今年所讀完的第二本書。 會讀這本書主要是因為聽「星箭傳播」的Podcast 節目第八十七集(不能再多?)的節目介紹到這本書。雖然有一個多小時的 Podcast 介紹這本書,但是還是讓人欲罷不能,很想買來好好的閱讀。

這本書主要是介紹 Instagram 的崛起,到了 2012 被臉書以十億美金的收購價格收購。一開始雖然承諾會讓 Instagram 以獨立的方式來發展,但是隨著臉書的使用者逐漸地轉移到了 Instagram ,也讓臉書的人做了許多相關的干涉,最後導致創辦人 Kevin Systrom 離開了臉書。 裡面有許多詳細的描述,也讓人更了解臉書是如何併購一家公司。

參考節目:

內容簡介與心得:

創立於2010年的Instagram,在短短數年內崛起,為目前全球互動率第二高的社群媒體平台,僅次於臉書。每個月全球有超過十億人使用Instagram,日活躍用戶高達五億,每天上傳的照片與影片超過一億則。2019年,它的年廣告營收高達兩百億美金,表現大勝 YouTube的五十億。

究竟非典型的矽谷創業家凱文.斯特羅姆與出身巴西的工程師麥克.克里格,是如何在一片紅海中以「反直覺」的決策打造出Instagram,並帶領它在短短十八個月內從不被看好到一夕爆紅,吸引臉書(Facebook)CEO馬克.祖克柏斥資十億美金天價收購,進一步獲得今日商業上的成功?在傳奇性成功的背後,Instagram以及所有使用者,又付出了哪些代價?

章節條列

  1. 第一章 代號:計畫
  2. 第二章 成功的混亂
  3. 第三章 一場驚喜
  4. 第四章 充滿不確定性的夏天
  5. 第五章 快速移動,打破成規
  6. 第六章 全面宰制
  7. 第七章 新名人階級
  8. 第八章 追尋Instagram的價值
  9. 第九章 Snapchat危機
  10. 第十章 自相殘殺
  11. 第十一章 另一則假新聞
  12. 第十二章 執行長
  13. 結語 收購的代價

2010 年所開始的服務 Instagram ,一開始主打的就是簡單的相片分享服務與相片濾鏡服務。靠著分享到臉書與推特的功能,開始讓更多的人來加入使用。走著跟臉書不同的路線,主打著攝影分享,讓使用者可以快速分享,以使用者為主的概念。很快速地獲得許多的人加入。 但是也被競爭對手(?)臉書看上,在 2012 併購,本書也介紹了整起併購案的整個經過(當然是透過新聞與許多其他人的採訪得知)。

雖然進入了臉書,一開始也是維持得獨立的方式來經營。一反臉書主要以廣告平台的經營方式, Instagram 透過主動與廣告主主動聯繫,並且提供許多的建議與專屬的優惠。讓許多的廣告商(甚至本來不喜歡臉書的廣告商)也會來投放 Instagram 的廣告。也透過使用者為主的經驗,並且沒讓人(明顯)感受到臉書擁有 Instagram 的狀況下。 也加入許多功能加入讓臉書可以一舉打敗許多競爭對手(Snapchat) , 並且也在 2019 年讓使用者增長到十億,並且收入也高達臉書整體收入的四分之一。 最恐怖的是,當許多年輕人都在笑臉書使用者老派的時候而跳去使用 Instagram ,卻沒有人感受到其實他也是臉書的使用者之一。

但是世界上並沒有那麼美好, Instagram 的快速成長令一方面也讓臉書的使用者成長遲緩了。 於是臉書的高層(Growth Hacking team?) 也做了許多研究,並且開始阻礙許多來自於臉術轉換到 Instagram 的流量方式。當初「獨立發展」看起來也並沒有完全的實現,也導致創始人在 2019 年離開臉書。 本書基本上有大概百分之二十的部分都在講解著他們成功所帶來的「犧牲」與「掙扎」。還有當初答應臉書購併所帶來的「代價」。

心得:

我想所有的新創公司的人,許多人都希望在成長得時候能夠順利地被大公司所收購。但是沒有人想過,許多好的服務都是避免被坐大才被對手「防禦性收購」的方式所購買下來。 雖然臉書收購了 Instagram 之後,沒有馬上將它下架並且並為己有。 也讓 Instagram 成長到超過十億的使用戶。 但是由於許多的人就是不喜歡臉書而逃避到 Instagram 想不到還是在臉書的旗下。 也難怪許多人會說臉書收購 Instagram 可以說是近十年最值得的併購案。

本書也清楚的交代了一家公司被併購後,並不是馬上所有人都能夠雞犬升天,馬上就坐擁千萬的財產。許多的併購案往往都只有讓工程人員得以併入母公司,雖然可能獲得便宜的換股機會,但是也並非所有人能夠用漂亮的股價直接轉換成現金。並且併購發生後往往會有母公司與子公司的資源分配問題,與「功高震主」的機會。就像是本書的 Instagram 一樣,遇到許多來自於母公司的審核與干涉。這些真實世界的內幕,在這本書很難得敘述得相當清楚。很推薦新創產業的從業人員好好看一看這本書。


Buy Me A Coffee

Evan

Attitude is every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