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son - 詹姆斯.戴森的發明人生
Invention : A Life of Learning Through Failure
作者: 詹姆斯.戴森  
原文作者: James Dyson  
譯者: 林錦慧  張玉芬  
出版社:寶鼎 

買書推薦網址:

前言:

這是 2024 年第 11 本讀完的書。雖然是 2025 才補起來,因為近期看的書籍真的不太多,並且都沒有開始寫部落格記錄一下。

至於當初為什麼要讀這本書,主要就是大家都知道 Dyson 是一家以 CEO 是工程師起家作為宣傳主軸的私立公司(筆者寫文章的時候,還是沒有公開上市)。而創辦人跟執行長 Dyson 究竟是用什麼樣的理念來經營這一家具有創造力的公司,我想會是每一個創業產業與資訊業界的人都需要學習跟了解的。

內容摘要:

夢想能同時成為工程師、設計師和製造者
在報章雜誌還沒出現「設計」二字的年代,原本是老師眼中的中等生戴森,憑著美術成績取得藝術學院的入學資格,透過自學工程設計,成為英國罕見兼具設計與工程學的專家。在1970年代,21歲的戴森便會設計引擎,23歲發明至今仍能使用的高速登陸艇「海上卡車」。他這等天賦卻與當時社會重人文輕科學的氛圍格格不入,戴森想用雙手證明自己的價值。

第一次創業卻被慘遭股東趕離如同APPLE的賈伯斯
在最動盪的1970年代中期,戴森用二創發明的球形手推車開始他的第一次創業,這個紅色的球輪手推車不只驚豔消費者還得到優良設計標章的肯定,並在因緣際會下遇見一生的「摯愛」氣旋機。可惜當公司業務越來越上軌道時,慘遭股東趕離公司還失去改良手推車的專利權,雖落得身無分文,但心中卻悄悄生出革命性吸塵器的構想,成為人生轉捩點的開始。

Dyson成為知名企業前,戴森經歷5,000多次失敗
在1983年戴森成功發明世界第一台無集塵袋吸塵器「G-Force」之前,他在4年間進行5,126次失敗的實驗。研發過程中幾乎傾家蘯產,即使成功發明出真空吸塵器,卻又苦熬於專利權訴訟和耕耘市場。直到1993年,正式在英國推出第一代Dyson吸塵器「DC01」上市,成為最創新又暢銷的真空吸塵器,隨後一步步在美、日、澳、加……等國廣受歡迎,Dyson逐步扎穩家電王國的地位。

發明是終身志業,是詹姆斯・戴森一路走來的人生
Dyson從吸塵器跨足乾手機、電風扇到吹風機,每一次出手都翻新該產業的設計概念,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功,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家電品牌。可是戴森並不以成為富豪、擁有全球家電第一品牌為滿足,反而積極投入電動車研發、跨足科技農業及興辦戴森工程技術學院,因為真正驅動他的一直都是渴望以發明、創新的產品與精神,解決當前與未來的問題,並發掘渴望世界更美好的年輕人,一起攜手同行!

Chapter 1 少年時期
Chapter 2 藝術學校的生活
Chapter 3 海上卡車
Chapter 4 球輪手推車
Chapter 5 馬車庫
Chapter 6 DC01
Chapter 7 開創核心科技的先鋒
Chapter 8 邁向全球
Chapter 9 進軍汽車設計
Chapter 10 支持可持續發展農業
Chapter 11 教育:培育年輕人才的搖籃
Chapter 12 塑造未來

心得:

詹姆斯・戴森 是 Dyson 這間私營企業公司的執行長更是主要創辦人之一,他是一個相當實事求是的工程師,對於優化與實驗有著異常執著與專注的精神。 可以從他 5126 次失敗的馬達實驗中看出來,並且他也很願意分享他的想法,在英國創立了許多設計學院,讓 Dyson 這個需要高度人力與智力的產業,依舊可以在英國扎根。

這本書也分享很多關於 Dyson 他自己的看法(書中寫得相當生氣)就是關於風扇烘手機的概念,因為當初受到許多衛生紙公司的攻擊,並且跟學校聯合給出一些不公平的測試報告。 這件事情也在這本書有了相當清楚的解釋。 不過不愧是工程師,對於自己家的產品都可以使用專利或是相關論文加以反擊。

如果你想要了解,這樣的以工程設計起家的公司老闆究竟如何評斷自己的公司。你應該要看看,他是如何在書中將不段反覆的實驗。寫成每一次美好的經驗。相當的令人佩服。


Buy Me A Coffee

Evan

Attitude is every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