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心得] 2020 六月 LINE 平台更新整理與 LINE Group/Room Chatbot 的展示

前言

大家好,我是 LINE Taiwan 的 Tech Evangelist - Evan Lin。這次很開心受到 chatbot 社群的邀請,參加了 “Chatbot meetup 聊天機器人小小聚 20 @Online” 的聚會活動,並且分享 LINE API 更新與個人開發的心得。在此也跟各位分享本次參與的心得,並且也希望透過社群分享的力量能夠讓聊天機器人的開發動能更加的盛大。

由於 Chatbots Meetup 本身屬於社群自主性的活動,裡面也有許多社群朋友所贊助的閃電秀。裡面的所有內容也是相當的難得與有趣。也希望能夠透過本篇文章讓大家稍微了解 Chatbots Meetup 社群閃電秀的魅力。

這次活動總算又回到 LINE 台灣的辦公室來舉辦,同時這也是疫情後 LINE 辦公室第一次舉辦線下的聚會。希望透過這次的聚會可以讓更多朋友了解到打造自己的聊天機器人是如此讓人開心的事情。

整場分享的影片:

LINE Platform 平台 2020 六月更新

投影片

06/09: Flex Message Simulator tutorial now available

Flex Message 一直都是開發者在開發 chatbot 上面最常用來跟使用者互動的訊息格式。除了提供各種基礎的樣版之外,更有許多有元件可以讓開發者發揮創造力。 而 Flex Message Simulator 更是開發者與設計師溝通最好的橋樑,設計師可以透過 Flex Message Simulator 來套出漂亮的 Flex Message 之後,再透過 JSON 資料給開發人員加入 Chatbot 中。

但是要如何透過 Flex Message Simulator 來開發 Flex Message 呢? 本月份就有新的文件更新,透過逐步的教學讓沒有程式開發基礎的人也能透過 Flex Message Simulator 開發出一個數位的名片。

如果需要更多的 Flex Message 的樣板,也可以參考這篇我翻譯來自泰國 LINE API Expert 所提供的樣板。

參考鏈結:

06/10: Messaging API update for June 2020

接下就是到了本月份的 Messaging API 新功能更新了,這個月主要的更新都跟群組(Group) 與聊天室 (Room) 有關,主要圍繞著以下三個新功能:

透過這三個資訊,筆者也在稍後的內容整理出如何製作出一個簡易的群組/聊天室管理機器人。

06/15: Developer Console 裡面的設定 “Linked OA” 的位置修改

原本 LINE Login Channel 裡面都有一個 “Linked OA” 也就是指定 LINE Login Channel 鏈結的官方帳號 Channel 。 經過設定鏈結後,可以透過 LINE Login 的同時,詢問使用者要不要一起加入官方帳號為好友。 相當的有用啊! 設定的位置從 “LINE Login” Tab 移到 “Basic Setting” 的位置,大家千萬別忘記。

06/15: LIFF 支援 Error Code

以往對於 LIFF 開發者而言,對於 API 請求如果失敗(或是發生錯誤)。只會出現 Exception 需要來處理,但是往往不知道到底是發生什麼問題? 是參數設定錯誤? 還是呼叫的方式不正確?

現在開始有了 LiffErr 資料可以取得,目前先支援以下的 API :

LINE Group/Room Chatbot 功能介紹與小訣竅

程式碼開源: https://github.com/kkdai/linebot-group

直接加入官方帳號測試:

範例說明:

這是一個將所有跟群組 (Group) 與聊天室 (Room) 的 API 整合的 Demo Chatbot ,具有以下的功能:

小訣竅 1: 如何處理 Join Event

群組:

聊天機器人被加入群組後,馬上就會收到 Join event 的 webhook 。

聊天室:

聊天機器人加入聊天室後,不會馬上收到 join event ,需要聊天室內成員發言,或是有人加入或離開,才會收到通知。

小訣竅 2: 如何知道訊息是來自哪個(群組/聊天室)

Webhook 中有一個資訊 source 其中會顯示訊息來源是來自於群組還是聊天室。可以透過 source.groupId 或是 source.roomId 來確認相關的資訊。

總結:

希望透過這個 LINE Group/Room Demo Bot 可以讓開發者們更了解如何使用群組與聊天室的相關 API ,開發出更有創意的聊天機器人。

關於活動其他聽眾的分享:

活動小結

社群分享永遠是讓創意激盪的最佳方式,而 Chatbots Meetup 是一個很熱情與充滿創造力的社群組織。也希望有更多有創意的開發者願意加入 LINE Chatbot 的開發行列,更希望能熱情的參與社群的活動與一起來分享。

立即加入「LINE開發者官方社群」官方帳號,就能收到第一手Meetup活動,或與開發者計畫有關的最新消息的推播通知。▼

「LINE開發者官方社群」官方帳號ID:@line_tw_dev

關於「LINE開發社群計畫」

LINE今年年初在台灣啟動「LINE開發社群計畫」,將長期投入人力與資源在台灣舉辦對內對外、線上線下的開發者社群聚會、徵才日、開發者大會等,已經舉辦30場以上的活動。歡迎讀者們能夠持續回來察看最新的狀況。詳情請看:

[研討會心得] 2020/06/17 BECKS.io #6 聚會心得

大家好,我是 LINE Tech Evangelisgt – Evan Lin。LINE 一直以來不遺餘力地提升資訊安全,除了以 DevSecOps 的概念為基礎,將資安 DNA 注入 LINE 產品與服務,更積極促進整體資安生態圈的成長。 而 Beer is beautiful, hacks is amazing, BECKS is gold. BECKS是Beer與Hacks兩個字所組成。 透過一系列的 BECKS.IO – Security Meetup 資安社群活動,為韓國、日本、台灣等地的優秀資安人才提供當面交流、建立良好連結的機會! 本次 BECKS.IO 小聚選於台北的 Avenue 舉辦,邀請台灣的講者們,在輕鬆開放的氛圍中,暢談不同企業與個人的資安思維及實務經驗,並展望相關技術的未來發展。

KKTIX 活動網頁: 活動網址

The Silence of Incident Responders in Taiwan The realities , the difficulties and the future - Jack Chou/ISSDU Senior Technical Consultant

這邊提供一些搜尋到的基本常識:(相關資料都是資安小白筆者搜尋的)

IR (Incident Responders):

受到威脅的時候,需要透過 SOC 來制定相關第一階段的應對機制與方法。

SOC (Security Operation Center) :

資安運作中心,由政府聘僱的一個組織來確保政府單位資訊安全,避免資安相關威脅與攻擊。

SOC 監控共同提供契約,其中分為三個 services level:

  • 低流量: EPS: 900, IR: 3次
  • 中流量: EPS: 2300 IR: 7次
  • 高流量: EPS 4900 IR: 15次

SOC 要做的事情:

  • 跟客戶開會(0800 點名)
  • 樣本分析
  • 客戶高度期望

骨感的現實

雖然 IR 的理想很美好,講者也分享了現實在台灣的 IR 內容大概有分哪一些類型。 甚至還有: 動態銷售型 IR,勸架型 IR, 張老師型 IR,安撫型 IR 與情資型 IR 等等類型。 也就是說,雖然 IR 在目標上感覺需要做出相當多的分析與應對,但是許多時候根據場景的不同。 IR 在不同的情況下會會有不同方面的處理方式。

那要如何找到未知的攻擊(?) SOC & IR

搜尋 CVE 上資料 攻擊三家以上。通常會可以當作“有預謀的大規模攻擊?” 。

###未來 Future:

某一個現實狀況: 政府單位收到資安通報 –> 接到通知台東出現問題 -> 是否需要到現場 -> 地點太遠無法第一時間到達 -> 遠短設定相關環境 –> 開始了解問題 –> 後來可以在很快速的時間內反應,並起做出處置。

根據這個案例可以知道,「遠端的 IR」 將是未來的一個趨勢。

參考文章:

  • 關於 SOC 的說明 https://www.mcafee.com/enterprise/en-us/security-awareness/operations/what-is-soc.html
  • IR 工作説明: https://www.cybersecurityjobs.net/incident-responder-jobs/
  • https://www.hackerupro.co.il/soc-operation-and-incident-response/

Operation ENDTRADE: TICK’s Multi-Stage Backdoors for Attacking Industries and Stealing Classified Data - Joey Chen/Trend Micro Sr. Security Engineer

講者是威脅研究員,本篇內容是報告一份駭客組織的研究白皮書: ENDTRADE PIC 研究白皮書

什麼叫做 ENDTRADE

像是間諜任務,許多的相關任務其實圍繞著一個主要的目標。

  • 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舉例:日本國防資料)

  • 需要有不同階段的攻擊(預備的準備活動)

  • 先攻擊相關合作廠商,藉以獲取相關資訊。 (先打大陸廠商,因為日本的代工廠在大陸)

  • 主要研究組織: TICK

  • 對於專門攻擊專門做研究報告的公司

  • 透過這些研究報告公司來攻擊目標(因為研究報告公司的信箱的信件比較沒有防備心)

  • 透過這個方式來攻擊化工與公家包案承包單位

  • 2018 年找了相當多的漏洞,並且也開發了相關的惡意程式與相關的駭客工具。

    • 甚至把後門程式放進防毒軟體的資料夾中。
  • 防毒軟體不會找自己資料夾(或是自己)

策略型的作用

  • 放惡意程式放在明顯(容易被點選地方)
  • 一開始入侵目標常使用的網站
  • 讓惡意程式去常用網站去下載真正的惡意程式碼

相關開發工具:

  • Downloader
  • Dropper
  • 並且還有整合完整的工具,讓攻擊動作可以相當順暢且容易。

攻擊型態:

  • (2019 上半年)

    • 將惡意程式放在照片裡面,透過其他方式還原為執行檔。透過合法網站來下載惡意程式,讓掃毒軟體無法偵測得到。
    • 放惡意程式裝成 pdf –> 放後門 –> 連線到合法網站 –> 下載惡意程式。
  • (2019 下半年)

  • 假裝是 PDF 的執行檔 –> 連線到合法網站 –> 透過 PHP 控制本地端檔案

持續研發的開發團隊

  • 新型下載器的特色:

    • 只能在上班時間運行
    • 會砍掉防毒軟體
    • 攻擊特地範圍的使用者(日文與簡中)
  • 入侵後回傳資料會透過 AES 跟 base-64 改變過才回傳,確認是否需要繼續攻擊。

入侵內網後做的事情

  • 截圖小工具
  • Load VB Script 小工具

結論 (takeaway)

  • 每個任務會花費一兩年來攻擊
  • 開發多樣性的惡意程式
  • 並且不斷的檢查與保護惡意程式
  • 也會偷取相關資訊,確認目標是需要繼續動作的。

相關的 Q&A

Q: 如果有惡意程式放在防毒軟體資料夾,貴單位有任何防範

A: 在資料夾如果要執行前,都會做相關的檢驗。確保沒有被惡意程式修改過。

相關資料

  • https://documents.trendmicro.com/assets/pdf/Operation-ENDTRADE-Tick-Multi-Stage-Backdoors-for-Attacking-Industries-and-Stealing-Classified-Data.pdf ENDTRADE PIC 研究白皮書。

活動小結

今晚的聚會邀請到國內外資安專家,不藏私分享資安策略和經驗,幫助與會者在短短數小時內,從不同角度領略實現資安的各種可能。BECKS 是由 Beer 與 Hacks 兩個字所組成,透過本次小聚,我們再度凝聚資安社群,讓資安專家分享最新研究,並讓各領域的資安研究員進行面對面討論,除了幫助更多人了解 LINE 的安全設計,更希望透過交流,讓多元的資安思維得以迸發出精彩的火花!

立即 follow「BECKS」活動訊息,就能收到第一手 Meetup 活動最新消息的推播通知。▼

「BECKS」活動專頁:https://becks.io

關於「LINE開發社群計畫」

LINE今年年初在台灣啟動「LINE開發社群計畫」,將長期投入人力與資源在台灣舉辦對內對外、線上線下的開發者社群聚會、徵才日、開發者大會等,已經舉辦30場以上的活動。歡迎讀者們能夠持續回來察看最新的狀況。詳情請看:

徵才訊息

《LINE 強力徵才中!》與我們一起 Close the Distance 串聯智慧新世界 » 詳細職缺訊息

[好書分享] Deep Work 深度工作力

TDeep Work 深度工作力
淺薄時代,個人成功的關鍵能力
作者: 卡爾.紐波特  
原文作者: Cal Newport  
譯者: 吳國卿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7/07/21 

買書推薦網址:http://moo.im/a/389tDJ

前言:

對於工程師與許多需要深度工作的人而言,深度工作的時間是非常珍貴的。許多工作切換的途中帶來太多無謂的移轉性工作的準備時間。嚴重影響工作上的產出,這個叫做「 context switch 」。 那麼如何有效地達到深度工作就是相當重要的課題。之前看到了這本書,決定要好好的學習保留深度工作時間的方法,也推薦給每一位想要讓自己能夠創造更高價值得你,絕對要能夠保有,訓練自己的「深度工作力」。

內容簡介:

當我們抱怨臉書占去太多時間,還在思索要與社群網站保持什麼樣的關係,
MIT電腦科學博士.談論未來職場最具啟發性的思想家
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告訴你————
真正的獎賞不會留給那些閒適的使用臉書的人!

在這個淺薄時代,人們紛紛擁抱分心,每天將大把時間浪擲於紛亂的電子郵件和社群媒體上,失去了深度思考、深度工作的能力,不知道自己其實能以更好的方式生活。
也因此,一種極有價值的技術變得越來越稀有、甚至成為當今最具價值的能力之一,正是——
DEEP WORK深度工作力!

卡爾.紐波特教授在本書中暢談連線時代的種種影響,從自身經驗告訴所有人:
專注力和生產力,是可以有系統地解決的科學問題!
擁有深度工作力,是擁有美好深度生活的必要條件!

「深度工作力」是專注於高認知需求任務而不分心的能力,它能讓你快速學習,以更少的時間創造更好的成果。本書融合理論根據與實踐技巧,協助所有想在專業領域中成功的人,學會高效工作,成為新經濟中的贏家。

別再以為忙碌代表生產力,區別深度工作與淺薄工作,聰明的規畫深度工作的時間,培養專注的習慣與能力,你將能改變習於淺薄、容易分心、無法忍受無聊的心智。培養深度工作力,才是達成生活與工作平衡,並維持高品質的最好方法。

本書分為兩大部分,分別是「概念」與「原則」兩大部分:

Part 1 概念

一開始主要是確定究竟什麼是「深度工作」,那麼它與「淺薄工作」的差異。並且分享給讀者了解,許多偉大的學術家,企業家都是深度工作的遵從者,不論自己有多忙碌都要保有深度工作的時間。

接下來開始定義「深度工作」為何稀有,現在人為何很難得達成深度工作。也提到了許多的工作現況往往都是充滿了許多打擾與中斷,會讓工作者容易在深度狀況的情況下被打斷。

那麼從神經學,心理學與哲學的角度究竟該如何把握深度工作的呢? 這一個部分的最後幾個章節會討論到。

Part 2 原則

在原則的部分,則分享許多知名作家或是學術界人士該如何保有自己深度工作的時間。「深度工作」也必須像是運動或是重量訓練一樣需要有儀式。所以書上也建議要讓每個深度工作者都需要一個進入深度工作的儀式,或許在筆者就是準備好一杯咖啡,戴上降噪耳機一樣。一個可以讓你專心進入工作的方式。

建立好自己的「深度工作」習慣之後,就要開始避免「中斷」。許多知名的學者與作家都透過讓自己有效的「斷線」,也就是讓跟自己聯絡的人知道,自己只會在某些時間去檢查與回覆信件。並且也相當程度的限制自己在社群媒體上面的時間。

社群媒體對於許多深度工作人員就是最大分心的來源,必須要有效的限制自己的時間。 書上更是建議說許多知名的作家本身並不操作任何的社群媒體,不與任何的讀者交流,反而可以獲得更多的深度工作的時間。

最後,書上也告訴你如何選擇最重要的事情來優先從事。要根據每一件事情如果交給經過良好訓練的大學畢業生,大概要經過多少訓練。這裡快速整理一下:

  • 做精美的部門報告:一個大學畢業生訓練三個月就可以上手。
  • 去進行一些會議:可能進行兩三年就可以上手。
  • 寫出一篇原創性質文章:則是需要 50 ~ 80 個月的專業訓練才可能上手。 (如果要寫的程度更高,則需要更久遠的訓練與能力的培養)

那麼你就應該要先做「最具競爭力的工作」,這就是這整本的整個概要說明。 就是要提升作為「深度工作者」的你的能力與價值。

心得:

記得曾經看過一篇推特說,身為「Developer Relations 」的工作者都是有“過動症”與“注意力不集中症候群”的人。 並且自己也因為之前經做專案管理的相關訓練,練就了自己「習慣於」被打擾與經常性地切換於許多不同種類的工作之中。 其實靜下心地反省自己,會發現自己能更夠從事深度工作的時間也就變少了。 看了這本書之後,就知道了深度工作的珍貴性。並且要透過有意識的,並且有效的訓練自己。讓自己的注意力就像是肌肉一樣,經過訓練之後可以高度並且有效的深度工作。

最後的章節也像是敲醒我一樣,重新地審視了工作項目中的「不可取代性」的項目。讓自己更了解應該如何有效地增進自己的能力,讓自己更有價值才是。

相當建議需要深度工作的你,不論是軟體工程師,作家,老師,甚至是許多進行開發的人員。要好好的閱讀這本書,並且尋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來訓練你的注意力,一起成為更好的深度工作者。

[研討會心得] 2020/06/12 LINE Developer Meetup 12

前提

大家好,我是 LINE Taiwan DevRel 團隊的 Evan Lin。很開心在這裡跟各位分享本年度的第二場開發者小聚。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此次的活動改為線上活動並且透過 LINE OA Live 的方式播放給所有的參與者了解,也在後續會官方粉絲專頁與官方的開發者 Youtube 頻道開放完整的影片給想要參與的開發者共襄盛舉。

KKTIX 活動網頁: 活動網址

本次 LINE Developer Meetup 開發者小聚,有邀請到兩位講者來分享關於 LINE 平台的開發經驗。首先由 LINE TAXI CTO Hayden Huang 來跟大家分享 LINE TAXI 的開發經驗 「LINE TAXI from 0 to 1」。

第二位邀請到 DeepQ Technology Corp. Tony Huang 黃振綸 來跟大家介紹什麼是「疫止神通」。

LINE TECH FRESH (LINE 技術新星人才計劃) 學生實習計畫宣傳 / 資深開發技術推廣工程師 - Evan Lin

首先上場的就是筆者,並且來分享 LINE TECH FRESH 計畫給莘莘學子瞭解。 LINE 台灣工程團隊每年透過 LINE TECH FRESH – 技術新星人才計劃,招募資訊科技相關科系,或對此領域有所涉略的大學生 / 研究生加入 LINE 團隊進行長期實習 (一年期),讓同學們能在國際級科技公司中觀摩學習。

更多內容,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LINE TECH FRESH – 技術新星人才計劃,實習經驗大公開

LINE TAXI from 0 to 1 / LINE TAXI - CTO Hayden Huang

緊接的第二位講者就是 LINE TAXI 技術漲 Hayden 所帶來的 “LINE TAXI from 0 to 1” 的技術分享。

LINE TAXI 簡介

「LINE TAXI叫車平台」與台灣新創團隊TaxiGo合作,將原有「TaxiGo叫車平台」改版升級後,於今天正式更名為「LINE TAXI叫車平台」。而TaxiGo於線下經營的實體車隊,則持續由TaxiGo團隊運營。 TaxiGo是原生台灣的新創團隊,主打以LINE聊天機器人叫車,提供準確即時、安全舒適的叫車服務,在2017年創立,並即加入「LINE新星計畫」(網址 https://protostar.line.me/zh-tw/ )接受育成輔導。 除了線上叫車平台,TaxiGo也同時建立了實體車隊,在LINE正致力推動線下服務與線上平台的板塊整合之際, TaxiGo團隊的命題,與LINE的企業發展策略極為契合,在雙方團隊的努力下,LINE正式邀請TaxiGo加入LINE的生態系,也使TaxiGo成為LINE新星計畫中,從育成輔導到與LINE正式合作的首例! (相關新聞,歡迎參考: 攜手TaxiGo LINE TAXI叫車平台正式上線 連結車隊與用戶的開放平台 同步招募台灣在地車隊加入)

使用 LINE 作為客戶端軟體的契機

當初開發的時候,原本就有開發好兩個平台的應用:司機端的 App 應用, 與客戶端的應用。 因為希望能給客戶最新的功能,能夠快速的讓產品迭代。所以在 2017 上市的時候就跟上了 LINE chatbot 的熱潮,透過 LINE 官方帳號,使用者再也不需要另外下載 App 。也可以很快速很方便地在 LINE 上面就可以使用到叫車的服務。 而司機端依舊使用 iOS 與 Android 的 App 來開發,因為這樣才能全程的紀錄車輛的狀況,讓車輛的派遣能夠更加的精準。

清楚明瞭的叫車流程與跟司機的互動

透過 Flex Message 來顯示叫車結果, 司機的相關資料可以一目瞭然。清楚的可以知道上車地點,司機名稱,車號,車款與預計到達的時間。 並且可以透過地圖顯示來即時查看車輛與乘客的相對位置。 透過 Flex Message 也可以一鍵分享行程給你的親朋好友。 並且這也有一個相當有用的功能叫做「聯絡司機」,透過 API Server 所搭建成的虛擬線路。司機與乘客不需要互為好友,但是也可以傳遞訊息,或是通電話。 這樣的互傳狀況將會維持兩個小時,為的就是避免乘客有物品遺失需要司機的協助狀況。 並且透過 LINE Pay 也可以快速付款,並且迅速地取得乘客的評分。

Chatbot 與 App 的比較圖

這一張圖很清楚的羅列了, Chatbot 與 App 的開發比較圖。 可以看出來:

Chatbot 具有以下的優點:

  • 導入用戶較快
  • 回應更快速與直覺

透過以上的優點,很適合作為客戶端的軟體使用。

而 App 的開發優點如下:

  • 豐富的 UI
  • 使用者比較習慣

對於司機大哥而言,這些優點又是相當重要的。

開發 LINE chatbot 兩個小技巧分享

Hayden 這次的也分享了兩個開發上的小技巧:

追蹤好友如何加入

在創業初期的時候,每一個新增的用戶都很重要,每一筆廣告經費更是重要。 所以要如何把錢花在刀口上,讓每一分錢能確認最容易找到客戶,就是 LINE TAXI 初期很重要的事情。透過在 Flex Message 中塞入一個小的圖片。由於圖片在讀取的時候帶著參數就不同,比如說不同的廣告來源,讓進來的圖片參數就不同。 如此一來在客戶點擊 Flex Message 上面的按鈕的時候,就可以將相關的參數帶到 API Server 上,透過這樣的方式來瞭解客戶是透過哪些廣告渠道而加入的。每一分錢也就能花得更值得。

如何做到好友推薦

好友推薦 (Member gain member) 對於客群的擴展相當的重要,但是如何正確地記錄到讓哪一位使用者推薦的是相當困難的。 透過了 LIFF 的推薦與分享按鈕,可以重送不同的鏈結並且在後端帶著不同的參數。 這樣一來就可以正確地記錄使用者 A 推薦了使用者 B 並且正確加入好友的完整流程。 而且透過 LINE 來分享好康訊息給好友也更加的直接與有效。

如何達到有效的派遣

計程車畢竟還是一個人的產業,不論是乘客還是司機都是需要被照顧到。 透過有效的派遣系統,可以讓客戶在合理的時間搭乘到車子,也能讓每一位司機都能夠再到客戶達成互惠的狀態。 一開始的時候,派遣僅針對最近的車輛來派車,這樣一來往往在熱門區域將會很快的滿檔, 造成後面叫車的乘客必須要等待非常的久。

經過有效的分配,並不是透過最近的司機馬上分配乘客。透過有效的計算與分配,讓司機都可以儘量的載到客戶,也讓乘客可以合理的狀況下都能夠搭到車子。

Q&A

問: 如何處理車輛派遣上大數據?

這部分就將數據分成兩大塊,即時資料與分析型資料。將即時資料做即時性的處理,而分析型資料則透過事後的批次處理來節省計算資源。 如此一來就可以更有效地讓讓資料可以有效地被處理到,也讓需要分析型的資料放在資料庫中,做為事後的處理與再利用。

問:如何處理因為程式錯誤而造成的客訴問題?

有時候因為地區偏遠的因素,造成即將下車的客戶往往因為網路因素而無法順利完成結帳。 造成許多困擾,為了讓乘客與司機的體驗更加的提升,近期也有推出「自動結帳」功能。 透過設定好綁定的信用卡或是 LINE Pay 帳戶就可以在下車的時候直接結帳。不必擔心下車的時候手忙腳亂了。

問:為何不直接派遣給最近的司機而是要多派給幾位而等待他們接單呢?

因為計程車業畢竟是一個人的產業,司機都是有牌照的小黃計程車司機。有些時候,可能他們所在的路段就可以在路邊招到客人,這時候就不適合直接分發給他們乘客。 不像是「多元計程車」只能接受網路上的網路預約而無法在路邊攬客。希望每一位 LINE TAXI 的乘客能夠了解?

疫止神通 / DeepQ Technology Corp. Tony Huang 黃振綸

第二段則是邀請到了「疫止神通 」的開發團隊 Tony 來為大家分享開發疫止神通的經過。

由於新冠病毒的影響,許多入境的旅客都需要隔離。以往的方式都是透過里長或是里幹事來追蹤隔離的民眾。但是許多民眾有很多問題與相關的詢問需要被解答,這時候透過 LINE Bot 是一個有效且相當安全的方式,這也是「疫止神通 」的初衷。

「疫止神通 」相關功能:

  • 確認入境資料。
  • 每天自動提醒自我檢測的狀況。
  • 提供疫情相關的資訊與注意事項給予隔離的民眾。

而 LIFF 與 Flex Message 更是在開發中給予相當的幫助,讓 LINE Chatbot 與用戶的溝通變得更多元。 歡迎大家觀看影片來了解更多開發的秘辛與團隊的相關經歷。

參與人員的詢問總結

在這裡整理所有參與人員的詢問,希望可以幫助大家。保護提問者就不公布詢問人員的姓名與資料。

(內容尚在整理中)

活動小結

立即加入「LINE開發者官方社群」官方帳號,就能收到第一手Meetup活動,或與開發者計畫有關的最新消息的推播通知。▼

「LINE開發者官方社群」官方帳號ID:@line_tw_dev

關於「LINE開發社群計畫」

LINE今年年初在台灣啟動「LINE開發社群計畫」,將長期投入人力與資源在台灣舉辦對內對外、線上線下的開發者社群聚會、徵才日、開發者大會等,已經舉辦30場以上的活動。歡迎讀者們能夠持續回來察看最新的狀況。詳情請看:

[TIL]關於 VIM 的錯誤訊息: Exception not caught: [vim-hug-neovim-rpc] requires `:pythonx import neovim` command to work

問題

 Exception not caught: [vim-hug-neovim-rpc] requires `:pythonx import [pynvim | neovim]` command to work

每次只要透過 brew upgrade 來更新 vim ,就很容易發生以下的問題。(應該是跟更新了 python 有關)。

不論跑 :pythonx import pynvim 或是 :pythonx import neovim 都是一樣的。

找了很久才找到解答:

解答:

參考 Error Every time I load in vim8 (not neovim) 可以看到以下解法:

  • brew link --overwrite python@3.8 --force
  • pip3 install pynvim

也可以透過:

echo 'export PATH="/usr/local/opt/python@3.8/bin:$PATH"' >> ~/.zshrc

來解決。

相關鏈結:

Error Every time I load in vim8 (not neovim)

[研討會心得] 2020/05/26 Golang#49 @online

前言

大家好,我是 LINE Taiwan 的 Tech Evangelist - Evan Lin。這次很開心受到 Golang 社群的邀請,參加了 “Golang Taipei Gathering #49 Webinar” 的聚會活動,並且分享 Golang 開發的一些技巧與個人開發的心得。在此也跟各位分享本次參與的心得,並且也希望透過社群分享的力量能夠讓 Golang 更受到人了解。

由於防疫的要求,這次是在線上參與這次的聚會活動。很感謝每一位參與的朋友帶來的問題,希望透過線上以及錄影的方式可以讓更多的朋友可以了解。

LeetCode 挑戰 / 阿物股份有限公司 - 船長

影片:

投影片: https://eehsiao.github.io/LeetCode20200526-gtg49.pdf

船長分享如何透過寫 LeetCode 來 「舒壓」,並且可已透過寫 LeetCode 來對於許多演算法的學習更加深入。

Q&A:

記錄一些當天有人詢問有趣的問題:

  • Q: 有推薦的哪些常用 function 或是工具可以加速解題嗎?
    • A: 沒有常用的工具,但是有準備一些 tree 跟 graph 作為加速解決問題的方法。
  • Q: LeetCode 是否能幫助平日的開發工作?
    • A: 可以,幫助相關思考。
  • Q: LeetCode 真的需要花時間刷嗎?如果已經有其他經驗了
    • A: 許多大型跨國公司依舊需要透過 LeetCode 刷題。

如何使用 Golang從 Youtube 抓下影片 / 資深開發技術推廣工程師 Evan Lin

影片:

投影片:

這次主要是分享如何透過 Golang 來抓取 YouTube 影片的經驗分享與相關方法介紹:

專案: github.com/kkdai/youtube

Github: https://github.com/kkdai/youtube

直接下載使用:
- go install github.com/kkdai/youtube/youtubedr

用法1: (另存檔名為 Campaign Diary.mp4)
youtubedr -o "Campaign Diary".mp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bNghLqsVwU

用法2: (不指定檔名,而使用影片標題)
youtubed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bNghLqsVwU

更多資訊歡迎參考這篇文章: [TIL][Golang] 如何抓取 Youtube 影片的相關資訊,與使用 Go 下載 Youtube 影片

Q&A:

記錄一些當天有人詢問有趣的問題:

  • Q: 未來會提供直接下載 youtube list 的功能嗎?
    • A: Playlist 尚不支援,基本上 Playlist 可能需要用到 YouTube API。
  • Q: 會想要支援其他平台,像是 facebook 或是 instagram 嗎?
    • A: Instagram 之前有寫過,不過後來都強制需要開發者帳戶。而且有所次數。 https://github.com/kkdai/goInstagramDownloader 。 臉書的部分也需要透過開發者帳戶,並且需要使用 FB Graph API 。
  • Q: 請問可以用用爬蟲的方式把資料爬出來嗎?
    • A: 這個方式就是爬蟲的方式,只是因為原本就需要透過 js 來 decipher 。
  • Q: Youtube 上頭有很多種影片格式,甚至是影音分開,都會透過這個API提供URL嗎?
    • A: 這個方式可以找到所有支援格式(與解析度)
  • Q: 可以直接執行那一個 JS 檔案嗎?
    • A: 透過寫前端的方式,可以直接執行。這邊是展示透過後端模擬前端。

活動小結

立即加入「LINE開發者官方社群」官方帳號,就能收到第一手Meetup活動,或與開發者計畫有關的最新消息的推播通知。▼

「LINE開發者官方社群」官方帳號ID:@line_tw_dev

關於「LINE開發社群計畫」

LINE今年年初在台灣啟動「LINE開發社群計畫」,將長期投入人力與資源在台灣舉辦對內對外、線上線下的開發者社群聚會、徵才日、開發者大會等,已經舉辦30場以上的活動。歡迎讀者們能夠持續回來察看最新的狀況。詳情請看: